工作時間
早9:00 - 晚18:00
周六日休息
發(fā)布日期:2010-10-25 10:06:03 訪問次數(shù):2249
茶葉是武夷山的主要經(jīng)濟作物。武夷山茶葉生產(chǎn)的歷史十分悠久。據(jù)《從“濮閩”向周武王貢茶談起》一文,早在商周時,武夷茶就隨其“濮閩族”的君長,會盟伐紂時進獻給周武王了。西漢時,武夷茶已初具盛名。唐朝元和年間(公元806-820年)孫樵在《送茶與焦刑部書》中提到的“晚甘侯”是武夷茶別名的最早的文字記載。到了宋代,武夷茶已稱雄國內(nèi)茶壇,成為貢茶。大文學家范仲淹就有“溪邊奇茗冠天下,武夷仙人從古栽,”“北苑將期獻天子,林下雄豪先斗美”的詩句。元明兩朝,在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,創(chuàng)設(shè)了皇家焙茶局,稱之為“御茶園”,從此,武夷茶大量入貢。
“采摘金芽帶露新,焙芳封裹貢楓宸,山靈解識君王重,山脈先回第一春?!本褪窃娙嗽伈烧璧脑娖?。
17世紀,武夷茶開始外銷。160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首次采購武夷茶經(jīng)爪哇轉(zhuǎn)銷歐洲各地。幾十年后,武夷茶已發(fā)展成為一些歐洲人日常必需的飲料,當時一些歐洲人把武夷茶稱為“中國茶”。英國最早的茶葉文獻中的“Bohea”意即為“武夷”之音譯。當時在倫敦市場上,武夷茶的價格比浙江的珠茶還要高,為中國茶之首。
19世紀20年代開始,武夷茶在亞非美一些國家中試種,至今已在30多個國家中安家落戶。進入本世紀80年代,武夷茶又風靡東瀛,被視為健美茶而傾倒無數(shù)佳麗。
武夷山生產(chǎn)的茶葉,以烏龍茶為主,年產(chǎn)量占80%以上,也有工夫紅茶,占10%左右,綠茶占7%。其中最著名的是武夷巖茶和正山小種。
武夷巖茶為烏龍茶類,屬半發(fā)酵的青茶。綠葉紅鑲邊,形態(tài)艷麗;深橙黃亮,湯色如瑪瑙;巖韻醇厚,花香怡人;清鮮甘爽回味悠悠。它既有紅茶的甘醇,又有綠茶的清香,是“活、甘、清、香”齊備的茶中珍品。武夷巖茶飲后齒頰留香、喉底回甘、湯色澄黃、葉底明亮、綠葉紅鑲邊、七泡有余香,因而令人傾倒,暢銷海內(nèi)外。清朝美食大師袁枚說:“嘗盡天下之茶,以武夷山頂所生,沖開白色者為第一。”近年來發(fā)現(xiàn)武夷巖茶還有神奇的保健功能,可以防治高血壓、心腦血管病,可以防癌,降低血脂、膽固醇,還可以抗輻射、搞損傷、搞衰老,減肥、消食、健身、美容等,更成為茶界茶市場的搶手貨。武夷茶藝一共有27道程序,高雅美妙。[FS:PAGE]
武夷巖茶品目繁多,據(jù)調(diào)查,僅山北慧苑巖便有名叢800多種。主要有大紅袍、鐵羅漢、水金龜、白雞冠、四季春、萬年青、肉桂、不知春、白牡丹等等。而最負盛名的當數(shù)大紅袍。
“大紅袍”產(chǎn)于九龍窠。相傳,康熙皇帝巡視江南之際,因患水土不服,臥床不起,諸多良醫(yī)獻策配方,都不能治好,后來有人獻上一包武夷山的茶葉,請康熙皇帝飲用,不料,康熙一喝病就好了。當康熙得知這種功效神奇的茶,原系武夷山生產(chǎn)時,當即脫下紅色御袍,派人送往武夷山,披掛在茶樹上,以示謝意,“大紅袍”因此而得名。又傳這叢茶生長于絕壁懸崖,無法攀摘,于是寺僧便馴猴穿紅衣采之?!按蠹t袍”品質(zhì)奇絕,有一葉能泡一桶之說,味醇厚回甘,湯色橙黃、清澈,葉底勻亮,沖泡七次有余香,難怪它會具有神秘色彩。
肉桂茶是武夷巖茶的后起之秀,產(chǎn)于慧苑巖。它加工精巧,滋味鮮滑甘潤,有“巖骨花香”之勝,已連續(xù)五次在全國名茶評比中名列前茅。
武夷水仙也是武夷巖茶中的精品,《紅樓夢》里寫的賈母最愛喝的“老君眉”就是武夷水仙。
小種紅茶是我國的特產(chǎn),它與工夫紅茶、分級紅茶,合稱我國紅茶的三大品種。小種紅茶又分為“正山小種”和“人工小種”兩類。正山小種紅茶是又一個武夷獨特的茶葉品種。正山小種又稱桐木小種或星村小種。它采用全發(fā)酵、并用松香烘青焙干等區(qū)別于烏龍茶的特別工藝,所以其形、色、香、味也別具一格。正山小種是英國女王最喜歡喝的紅茶。英國詩人拜倫在其長詩《唐璜》中深情地寫道:“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紅茶……。”
上一文章:細品巖茶滋味的技巧
下一文章:老樅味,巖味,水仙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