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_98在线观看噜噜噜国产_亚洲网日本一区_台湾中文娱乐无码

在線留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當前位置:武夷茶事

遷西縣: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武夷巖茶斗茶大會

發(fā)布日期:2012-12-14 15:37:11 訪問次數(shù):1521

  長城網(wǎng)唐山10月31日電(付文昊 張明月)
    靈山秀色迎客至,神韻茶香聚友來。10月29日晚,坐落在遷西縣景忠山腳下的萬松禪院度假酒店貴賓廳內(nèi)燈火通明,禪茶飄香。作為第十一屆河北省金秋茶會暨首屆中國遷西景忠山茶文化藝術節(jié)的重頭戲,金古月杯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武夷巖茶斗茶大會吸引了各方來賓。

聞水香。   付文昊  

  偌大的貴賓廳內(nèi)擺放著30張圓桌,300余名品茶愛好者及十二位 武夷巖茶專家分別環(huán)坐在周圍,每桌都由一位茶藝師負責沖泡。品茶愛好者或是品聞茶香,或是細觀湯色,又或是小啜一口,然后認真的對在評分表上寫下分數(shù)。

  茶文化起源于中國,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。所謂斗茶,又叫“斗茗”、“茗戰(zhàn)”,即比賽茶的好壞之意,它是古時文人間流行的一種“雅玩”,也是我國一種傳統(tǒng)的民間風俗之一。斗茶始于唐代,興盛于宋朝,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,茶農(nóng)、茶客們比新茶優(yōu)良次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比賽活動。明清之后,斗茶逐漸成為文人雅聚的新形式。

湯色。 付文昊 攝

  本次斗茶大會,匯聚了水仙肉桂、品種、大紅袍四大系列的武夷巖茶精品。每個系列的武夷巖茶活動的舉辦方分別準備了五份樣品,會場上的武夷巖茶專家及 品茶愛好者對每個系列的每個樣品進行詳細的品鑒。評判的標準分別是干茶、干香、湯香、湯色、滋味和葉底六項指標。

  “干茶的最高標準是茶葉壯結、勻整,色澤烏黑略帶綠褐,沖泡后湯色應該呈深橙黃色,清澈艷麗,滋味則應兼有紅茶的甘醇、綠茶的清香……”。談起具體的品鑒標準,著名禪茶文化研究學者馬守仁如是說。

葉底。 付文昊 攝

  經(jīng)過精彩而激烈的茗戰(zhàn),以及專家組共同評定,評選出武夷巖茶四大系列的金獎、銀獎、優(yōu)質獎三個獎項。同時,為促進茶文化交流,根據(jù)品茶愛好者的評分與品茶專家的評分結果進行比較,本次活動還評選出了10位民間品茶大師。

蛟龍如水。 付文昊 攝

  兩年一屆的河北省金秋茶會是茶友們品味禪茶、探討禪茶、交流禪茶文化的一次盛會,是京津冀環(huán)渤海地區(qū)的一項高端文化盛事。舉辦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斗茶賽,將評選出代表武夷巖茶最高制作技藝的茶品,對武夷巖茶手工制作技藝是一次強有力的促進,同時也是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,提高茶葉品質,推動茶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要手段。景忠山景區(qū)歷史淵源久遠,文化底蘊厚重,融儒釋道三教于一山。禪茶一味的境界讓宗教文化與茶文化成為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元素中的并蒂蓮花。首屆中國(遷西)景忠山茶文化藝術節(jié)的舉辦,對豐富景忠山景區(qū)文化內(nèi)涵、提升景區(qū)檔次、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。

品茶味。 付文昊 攝

  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會員,中華詩詞學會特聘研究員陳聯(lián)合,有感于景忠山禪文化與武夷巖茶文化的深度交融,欣然命筆,賦詩一首:

  景忠山月明,茶道有奇景;

  南北茶人聚,紅袍神韻濃。

  斗茶雅趣多,把盞論英雄;

  秋夜品茗醉,珍懷此間情。

聞蓋香。 付文昊 攝

聞干香。 付文昊 攝

  關鍵詞:唐山,遷西,斗茶

工作時間

早9:00 - 晚18:00

周六日休息

18960606299